《临床营养管理 节选190》病区调查的基本结构(上)

作者:陶宇昌 河南省人民医院临床营养科主治医师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博士 《临床营养网》签约营养师 中国营养学会临床营养分会青年委员 河南省康复医学会营养与康复分会常务委员 河南省医药信息学会营养与主动健康专业委员会委员 擅长:围手术期、、慢病等的营养管理。 本文摘选自:《临床营养管理——基础、技能与案例》,化学工业出版社 357-358 1.目的的基本结构 ①概述该行动步骤的主要内容。 ②阐明本步骤的直接目的和间接目的。 注释1: “目的”部分的结构 可分为两个层次,首先是做病区的现状回顾可直接...


作者:陶宇昌

河南省人民医院临床营养科主治医师

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博士

《临床营养网》签约营养师

中国营养学会临床营养分会青年委员

河南省康复医学会营养与康复分会常务委员

河南省医药信息学会营养与主动健康专业委员会委员

擅长:围手术期、、慢病等的营养管理。

本文摘选自:《临床营养管理——基础、技能与案例》,化学工业出版社 357-358

1.目的的基本结构

①概述该行动步骤的主要内容。

②阐明本步骤的直接目的和间接目的。

注释1: “目的”部分的结构

可分为两个层次,首先是做病区的现状回顾可直接获得什么;其次是有助于下一步实现什么。

书写“目的”的方法有两种,一种是将目的分为主要和次要两类;另一种是将目的分为

直接和间接两层。此处采用了第二种写法。

2.方法的基本结构

(1)调查时间、地点和对象具体分为: ①本周期病区调查的时间范围,一般至少为1个自然 年;②本周期回顾调查病区的名称;③在调查周期内该病区的住院患者、临床医护和负责该病 区的营养科医师等,其中根据具体情况可将住院患者分为不同亚组。

注释2:关于“调查时间”的范围和周期性

①调查时间范围需能满足调查目的和需求,避免时间过短无法获取有效信息或时间过长 导致难度增加、精力不足、无法完成。

②病区回顾和调查并非一过性工作,而是需定期进行的周期性工作,旨在反映既往一段 时间内的工作情况。

③调查周期可根据个人工作情况、负责病区情况,与临床医护协商确定,推荐周期为1 年、2年、3年或4年; 建议与步骤一文献复习的周期保持一致。

注释3:明确“调查对象”的必要性

有助于实践者清晰地把握调查的方向,避免在行动过程中偏离主题,影响调查结果,无 法实现调查目的。 调查对象可为特征不同的群体,如临床医师、护士、营养科医师、患者和 家属等,将对象分类调查,有助于减少个性化信息的遗漏。

注释4:调查对象为患者时,为什么要将患者分组,如何分组

①事先对各组患者的特征进行描述和定义,便于清晰获取各类患者信息,有助于对不同 类别患者的特征和管理情况进行对比和分析,实现调查目的。

②在现实服务和回顾调查中均需对患者进行分类/分组,分类方法有多种,可按照住院 时长、病种、常见并发症、营养支持方法、是否请营养科会诊等要素,将病区患者划分为具 有相似特征的不同群组。

(2)调查指标 概述调查指标的选择依据和类别,并分别列举各类指标名称;需包含客观 和主观两个方面的指标,如病区基本情况和工作现状等客观指标,以及病区营养工作主要相关 方的主观意见等。

注释5:明确调查指标的必要性

有助于明确本轮调查的方向和重点,知晓本次病区调查的主要指标和次要指标;充足的 事前准备有助于规范调查行为,提高调查效率,节约时间。

注释6:调查指标的选择

①本文是依据病区实际情况选择了对应的调查指标;实践者或模仿者需结合各自实际情 况,参考MAIE模型,以实现调查目的为导向,自行确定调查指标。

②病区特征:包含但不限于医护构成、床位数、平均住院日等。

③患者特征:根据患者分类,分别对各类患者涉及的营养管理/治疗/支持等特征,按照 MAIE模型四个阶段进行调查。

④主观意见:可分别对各类相关方做问卷或访谈调查。

注释7:关于调查指标注意事项

①在初步调查后可根据调查目的和具体情况进行补充调查。

②根据调查目的将调查指标进行分类列举,尝试绘制《病区工作现况汇总表》,便于收 集、汇总和分析。

③如拟开展门诊工作现况回顾而非住院病区,可结合实际情况,对门诊人员配置、业务 开展范围、接诊人次、接诊患者特征等信息进行调查和概述。

(3)调查方法 概述各类调查对象所应用的调查方法,建议采用适宜且相对规范的流行病 学调查方法。

(4)质量控制 简要列举病区营养工作现况调查时的质控要点和措施,并严格落实,规范 调查,减少误差。

1. 如需购书,请点击左下角“阅读原文”,打开链接文章,下划至最后,在该文末尾处有购书链接,可直接点击购买。 2. 公益性配套电子书

参考文献:略。



相关资讯